共计 75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是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风行一时的传播效果理论,又被称为“皮 ** 射理论”。该理论认为:传播具有极其强大的威力,受传者就像是射击手面对的固定不变的靶子或是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的病人一样,只要枪口瞄准靶子,或者针头准确扎入病人身体的某部位,** 或药水就会产生种种强大而神奇的效果。传播者只要使信息对准受传者,就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动机灌注到受传者的脑海中,迅速使受传者的态度和行为发生改变。这种观点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 德国宣传部门的推崇和鼓吹运用而影响甚广,但是,由于它过分强调传播的强烈的主观意志而忽视其他传播要素(尤其是蔑视受传者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深陷于泥潭之中。时至今日,这种理论已基本被人们抛弃。
魔弹效果论 (1910 一 1940),伯罗(d.berlo,1960) 称之为“皮 ** 射论”,德弗勒 (m.l.defleur,1989) 称之为“机械的刺激一反应论”和“恐惧遗传”。
它是一种认定大众传播具有强大威力、能够左右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受众就象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或医生面前的一位昏迷的病人,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扎准人体部位,** 和注 ** 就会迅速地产生出神奇效果。它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从一个人的头脑里几乎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另一个人的头脑里”(施拉姆, 1971),“并几乎可以随传播者所欲而左右大众的任何观点”(德弗勒,1989)。因此,受众的性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讯息;讯息直接改变态度,而态度变化即等于行为的变化。
魔弹理论的观点:
1、公众对大众传播始终存在着恐惧心理
2、大众传播中的特殊事件验证了魔弹效果
3、交战国的宣传研究普遍相信大众传播能产生强大效果
4、社会科学家们的研究往往会强化公众对媒介的恐惧